2016年開展高品質黑糖生產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示范
研究開發出以甘蔗汁為原料,采用“無添加、純物理”陶瓷膜除雜技術,工廠化生產高品質黑糖的工藝技術:建成1條處理甘蔗汁120噸/日的生產線,制定黑糖食品安全企業標準,獲得黑糖生產食品許可證“SC”;拓寬甘蔗產業帶、延伸甘蔗產業鏈,推動廣西糖業“二次創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陶瓷膜系統)
2016年開展甘蔗多樣化產品及技術研究開發
本項目主要應用甘蔗產業。通過以甘蔗為原料,研究開發“無添加、純物理”綠色生產集成技術,并行生產高營養黑糖、食用糖漿以及甘蔗水,制定高營養黑糖、食用糖漿以及甘蔗水企業標準。
(高營養黑糖)
(食用糖漿)
項目的實施以甘蔗為原料,采用“無添加、綠色“技術,并行生產紅糖黑糖、食用糖漿、甘蔗飲用水 4 種甘蔗產品。不但填補了國內高營養黑糖空白,同時還可以與日本、臺灣黑糖競爭;食用糖漿的生產滿足與豐富了市場需求,為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作出了貢獻。
(紅糖)
(甘蔗飲用水)
2017年開展富含高級脂肪醇甘蔗濃縮汁的開發與產業化示范
以新鮮甘蔗為原料,采用綠色無污染的亞臨水技術提取高級脂肪醇及酶-膜耦合等先進的食品加工技術,生產具有濃郁甘蔗風味的濃縮汁;建成1條處理甘蔗60噸/日的生產線,制定生產甘蔗濃縮汁企業標準。
(新鮮甘蔗)
2017年開展基于膜過濾的低色低濁甘蔗制糖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示范
通過整合各方優勢研究力量,由廣西大學牽頭,開發具有廣西自主知識產權的、適用于我國制糖生產過程的膜過濾原件及其生產工藝技術,開發模塊完善、過程自控、節能環保、產品生態、健康安全的膜法制糖工藝系統,替代現有的化學澄清工藝系統,促進制糖生產過程“綠色化智造”,實現制糖生產革命性變革。
(膜清汁)
2022年開展多級膜并行聯產甘蔗植物水與蔗糖關鍵技術的研發及應用
以項目牽頭申報單位廣西大學自主研發的多級膜并行聯產甘蔗植物水與蔗糖關鍵技術為基礎,對多級膜系統進行適應性改造,優化膜組合及其工藝,深入研究甘蔗特異成分對膜工藝與甘蔗植物水產品質量的影響,揭示甘蔗特性對甘蔗植物水品質的影響機制,建立甘蔗植物水特征成分及特性功能的定向調控方法,以此優化升級并建設 2 條多級膜并行聯產甘植物水與蔗糖關鍵技術示范生產線,完成技術驗證修正及產業化生產,創建甘蔗糖業“水-糖”聯產模式,實現甘蔗植物水商品化利用,變“廢”為寶,顯著提高經濟效益:開發提水濃縮汁生產白砂糖脫色技術,研究利用發酵技術和合成生物學技術制備低/無醇甘蔗酒等發酵飲品及原人參二醇、原人參三醇等高值化產品,為甘蔗糖業向高端飲品、醫藥及大健康等產業拓寬延伸提供技術支撐,全面推動廣西甘蔗糖業向綠色集群化轉型升級,確保我國甘蔗糖業健康穩定發展,保障國家食糖供給安全,助力鄉村振興、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白砂糖)
2023年開展甘蔗副產物高值化產品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
由廣西貴港甘化股份有限公司牽頭,整合各方優勢研究力量,開發具有廣西自主知識產權的、適用于我國甘蔗副產物高值化產品及其生產工藝技術。以現有技術為基礎,升級研發糖廠濾泥高效脫水發酵,采用固氮、解鉀、解磷等功能微生物菌株與濾泥腐熟有機物料固化,制備功能性生物肥,并根據作物的需肥特性制備專用生物肥,固態發酵制備甘蔗渣/蔗梢葉高蛋白質飼料、亞臨界丁烷萃取濾泥中多甘烷醇,生產多甘烷醇泡騰片固體飲料和抗疲勞功能性二十八烷醇運動飲料技術,項目將建成生物有機復合肥、蛋白飼料和二十八烷醇運動飲料示范生產線3條,實現產品的標準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提高糖廠副產物綜合利用水平,延長制糖產業鏈,提升制糖業競爭力,促進制糖產業升級。與此同時,通過項目的研究培養涵蓋制糖工程、發酵工程、農業資源與環境、土壤農化、農產品加工、食品設備、工程技術、自動化的高水平研究團隊,為廣西的制糖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濾泥)
(蔗渣)